(资料图)
遭前CFO“炮轰”,累亏超41亿元
证券之星注意到,除营收增长乏力之外,斑马网络长期处于亏损状态。2022年-2024年,公司净亏损分别为8.78亿元、8.76亿元、8.47亿元。
一方面,受支柱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影响,公司销售毛利率持续承压。2022年-2024年,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3.9%、46.4%、38.9%。其中,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.4%、47.6%、38.6%,呈逐年下滑的趋势。
另一方面,持续高企的研发费用是公司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。2022年-2024年,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.11亿元、11.23亿元、9.8亿元,研发费用的投入均高于各期营收规模。
有分析指出,当前行业竞争激烈,硬件与域控制器领域价格战频发,单车配套价格持续走低;同时,软件功能趋于“打包式”采购,企业议价空间收窄。在此背景下,斑马网络面临两难局面:既需维持高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竞争力,又不得不参与价格竞争,盈利空间受到双重挤压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一季度,斑马网络出现15.82亿元的大额亏损,主要原因是计提了高达18.4亿元的“其他无形资产减值损失”。公司表示,这部分减值主要与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相关的无形资产有关。管理层基于对市场竞争加剧的判断,以及公司战略重心向AI驱动业务转移的考虑,对相关资产进行了评估并作出减值决定。
经计算,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,累亏金额超41亿元。与此同时,公司现金流持续为负。最近三年及一期,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-5.85亿元、-4.17亿元、-4.87亿元、-1.99亿元,累计“失血”达16.88亿元。
而斑马网络前CFO公开指责,再度加剧了市场对公司的担忧。据多家媒体报道,在斑马网络递表前后,公司前CFO夏莲在朋友圈发文,直指公司IPO圈钱行为,并称离开公司的根本原因是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。夏莲认为,没有技术门槛的座舱技术车厂都可以自己干。
这一观点在行业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证。当前,各大车企早已围绕智能座舱展开激烈竞争,蔚来、理想、小鹏、比亚迪等车企均已推出自研的智能座舱系统。吉利控股集团总裁、极氪CEO安聪慧也曾公开表示,智能座舱已经出现高度同质化,技术含量并不高,正因如此企业更需要快速迭代。(本文首发证券之星,作者|李若菡)

